返回

我公子扶苏,请始皇退位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91章 一线城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咸阳,留在关中。

    和这些人做同僚,蒙恬也总是心里踏实。

    说到底,一个时时刻刻都想念老家的人,能坏到哪里去呢。

    赵佗接手马镫马鞍之后,自然就成为生产厂坊的主要负责人。

    这时候,他能参考的经验已经非常多了。

    自从帝国开始搞工业,各种人杰都涌现了出来,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趁着有大额的经济利润可以图谋之时,纷纷参与建设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商人,都喜欢和平的环境,这样他们能够好好做生意。

    但是秦国却很有一批人,他们是属于军事武器装配、乃至于服务战争的行业的商人。

    这批商人,因为他们负责的货物性质特殊,非但不能出一点错不说,还一定得是皇帝本人信任的人,种种因素就导致这批负责军火的商业大亨们,其实是皇亲国戚。

    又粘连权力,又掌握财富,这样的一批人,自然是帝国幕后实力最强的一波人。

    这类世家,一般低调地连门都不出,名字都不被外人所知。

    他们是皇权的爪牙,却也是皇帝本人最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因为就是他们,时不时地和皇帝产生利益冲突。

    这不,一听说要制备马鞍、马镫,首先触犯的就是那些老贵族们的利益。

    他们可以用最少的代价,生产出最贵的产品,然后用皇帝的名义,让全天下的老百姓们付出这个代价去买这批产品,然后让皇帝背锅,让皇帝买到这批产品,然后下发军中。

    多少年来,一贯如此。

    一个庞大的战争大国,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雨,背后的势力早就盘根错节,关系网错综复杂。

    而这势力,势必依托战争而生。

    当战争爆发,他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
    一旦战争结束,他们的利益就会得到冲击。

    秦二世得罪的,主要就是这批军火贩子。

    围绕着战争而发展起来的产业、行业,方方面面地都遭到冲击。

    帝国急需要替代行业。

    然而——皇帝给出了替代方案,但是很可惜,皇帝打算用全新的产业去养那些庶民,而不是养那些贵族。

    他把这个重要的差事交给了赵佗这号人物。

    在南越战场上崛起的又一位帝国将星。

    帝国的改革,主要是从人的调配上来的。

    秦二世步步紧逼,恩威并施,终于把一批老旧权贵、达官贵人、功臣幕僚们从原有的帝国利益关系网之中给踢了出去。

    说起来,老功臣们也没什么多坏,因为新上来的功臣们,他们还是会做和老功臣们过去做过的一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新功臣们,他们也没有多么善良。他们只是都是底层出生罢了,曾经抱有着对过去那些站在高位上却做的不好的人的厌恶,而今奋力站在这个位置上,满心期待自己能够做出一番新事业,名流千古的人。

    但其实,过去,他们的那批前辈们,也是带着同样的心愿,团结起来,打倒上一波老前辈们的。

    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。

    后浪永远不会断,可惜曾经的后浪最终是变成了前浪。

    这是帝国建设的时代,却也是最好的时代。

    一切都刚刚开始……

    看起来一切都很糟糕,可是人们心里总是怀着某种希望,大家都迫切地想要找出一条道路,让每个人都幸福安宁、开心快乐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在努力的道路上。

    大家都认为,世界大同就在眼前。

    兼爱、非攻,就是未来。

    人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,他们紧紧跟着秦二世的步伐,认为秦二世能够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人,个个都眼睛雪亮,心里明白,哪怕是最穷的人,也敢大声地说话,也敢为自己争取公道。

    这就是秦二世的时代。

    一个在历史上注定被所有人都怀念的时代。

    在帝国的科技爆发季初期内,很有一部分人已经懂得了时代的真谛,投身于工匠这个行业。

    他们倒不是对兼爱非攻怀有热情,他们只是很世俗地想要一个好看的饭碗,想让自己不被欺负,想让自己做体面人。

    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诞生了。

    能够赶上风口的人不多,而且好汤好肉就那么几口,哪有那么多好吃的给后来人留着。

    看着吧,一旦国有诸多工厂、公司、企业之类的规模正式确定,到时候内部的人就会自己主动排外。

    大门势必会关闭的。

    这才没多久,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。

    一开始工人是很吃香的,工人的地位自然高。

    物以稀为贵,这是永远的道理。

    没办法,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。

    一旦某个家族的人有了机会出人头地,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家族里的人。那些和他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

第891章 一线城市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